2020年5月,也是因為疫情,協助「企業」線上轉型。跟當時的我比起來。我覺得當下自己很屌。把實體講座無痛轉到線上開課。
一年後的今天,我還是很有料,但這次,不是自己說自己很有屌,是我工作夥伴,真心覺得我很有料。
我認為最大的差別在於,這一年的我把自己認為的”框架”拿掉後,重新認知自己最適合的做什麼事?還有如何發揮自己的能力到最大效率。說白話一點,在疫情的這段時間。
你是不是有認識到自己天生下來的角色是什麼?
是善於跟人溝通或者你是個解決問題大師?
更有可能你是個創意無限的發明家?
還是你更喜歡服務人們,當個無名英雄?
我們出生下來,有許多學校、公司、家人所教導的”框架”,也是這些框架養成我的個性與習慣,某些習慣我們喜歡,而大多數我們對於自己的某些習慣,是不清晰的。
打個比方來說「我很喜歡學習電腦技術,對於行銷或是如何自動化成交這些技術,對我就像上癮,反之我對跟人之間要相處、要社交或是要管理人,我很抗拒」
電腦技術跟與人相處。這二個面向的人事物,對我來說都是”框架”,都是我自己設定好”喜歡”跟”不喜歡”的預設答案。
而我女朋友剛剛好跟我相反,當我們住在一起之後,我原本設定好的框架被打亂了,所以就經歷這些過程
1. 排斥期
2. 對抗期
3. 麻木期
4. 表面認同(但內心排斥期)
5. 吵架期
6. 反思期
7. 學習期
而這7個過程,90%的人到第5期就會回到第1期的階段,就是個無限循環的”框架”。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有機會經歷這7個階段。
而突破點就在於”反思期”,所培養的能力,這能力每個都有,只是90%的人很少在練習。
而當你練習這能力越多,它將成為你進入以下階段,成為你最強大的幫手
1. 覺醒
2. 行動
3. 改變
4. 成長
什麼能力,你要一直練習?很簡單就是”覺察”
“覺察”是你發現到自己卡住在”框架”中,你發現自己面對事情或是人的時候,你知道自己”被什麼卡住”是什麼想法或是信念卡著你。
而你每次練習”覺察”,就會帶覺醒的機會
過程中最難的就是”行動+改變”=成長
看到這二張照片,讓我回想起這一年來,我真正學習到什麼?
最後分享,財富流教練跟我所分享的一句話「你想來地球這個遊樂場做什麼?」
我的答案是「好好的玩,用心的玩,深入的玩」